重庆瞭望|这门学问,何以让世界读懂中国?
从马可·波罗向欧洲展开一幅壮美的东方画卷,到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传教士开西学东渐、中学西传之先河,再到今天“中文热”“汉学热”在全球持续升温,中国文化对世界的“磁吸力”愈发强烈。
从马可·波罗向欧洲展开一幅壮美的东方画卷,到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传教士开西学东渐、中学西传之先河,再到今天“中文热”“汉学热”在全球持续升温,中国文化对世界的“磁吸力”愈发强烈。
“希望你们继续与汉学结伴、和中国同行,加强研究阐释,向世界介绍真实、立体、全面的中国,当好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,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。”近日,习近平主席复信青年汉学家,对他们在促进汉学研究和文明互鉴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表示赞赏。
“希望你们继续与汉学结伴、和中国同行,加强研究阐释,向世界介绍真实、立体、全面的中国,当好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,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。”近日,习近平主席复信青年汉学家,对他们在促进汉学研究和文明互鉴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表示赞赏。
豆腐在中国菜里能当主菜,炖着吃、煎着吃、炸着吃、卤着吃,怎么弄都行,可到了欧美国家,它总被扔在超市冷柜最角落的地方,老外拿一块,瞅着白白的,皱起眉头问,这是奶酪还是布丁,怎么一点味都没有,其实不是豆腐没味,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弄。
中国何时开始落后于西方?尽管史学届对此尚无定论,但普遍认可“中国是从明中后期开始落后”这一观点。下表通过对比明中后期东西方在科技、政治领域的发展成就,对该观点进行阐释。
最近,一位外国小姐姐吐槽中文难懂的视频引发热议,一句“中文太难学了”引发广泛共鸣,道出了全球中文学习者的共同心声。
阿拉伯数字和0,是印度人的一大发明。在笔者看来,这一发明的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,没有如此好用的数字,近代欧洲的数学成就可能要大大推迟或根本无法达到如此高度,而以数学为基础的各种学科的发展也无从谈起。
围棋与象棋,作为中国两大传统智力博弈游戏,千百年来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智慧与精髓。在这场关于“国棋”名号的无声角逐中,两大棋类各自展现着独特的文化魅力与历史底蕴。
本届大会的主题“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”选得非常正确,一定要在世界视野下来研究中国。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很有必要围绕经济全球化等议题进行对话。特别是,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一种去全球化趋势,在此情况下,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美国已不再是自由贸易的基石,很多国
邹振环教授的著作《世界想象:西学东渐与明清汉文地理文献》以利玛窦世界地图、《职方外纪》等明清汉文西学地理文献为切入点,精细勾勒了在16世纪至19世纪“西学东渐”背景下,中国知识界如何逐步重构其世界认知图景,剖析了地理知识生产与传播背后复杂的文化适应、政治博弈与
在明清之际的中国,有这样一群特殊的身影:他们身着儒衫,口诵四书五经,却怀揣着十字架与西洋科技。他们以学识叩开宫廷的大门,以毅力深入帝国的腹地。利玛窦、南怀仁、汤若望……这些名字至今仍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熠熠生辉。然而,他们的到来与存在,始终伴随着一个巨大的历史疑
意大利中部马尔凯大区的小城马切拉塔安宁平静,这里山城景色迷人。沿着起伏蜿蜒的街道行走,仿佛能感受到时间短暂停滞。此地正是意大利著名传教士利玛窦的故乡。
入住酒店时,一张名为“利玛窦旅行路线”的城市地图吸引了记者注意。地图上有不少以利玛窦命名的街道、大楼和广场,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以中文拼音“利玛窦”命名的广场。广场虽小,却处于城市核心位置,在这里竖立着一组以利玛窦与中国明代科学家徐光启为原型的雕塑《利徐谈道
1628年冬,上海县郊外的一片田埂上,67岁的徐光启弯腰捧起一株甘薯。这种刚从吕宋(今菲律宾)传入不久的作物,在他的精心培育下,已在江南扎根。
他是76岁在诏狱用剃刀自刎的老人,割喉后挣扎两天才断气,血书“求真”二字;
肇庆,古时的端州。早在千年以前,端州就不是一个普通的城市。它位于珠江三角洲西边,东边挨着佛山、广州,西边连着广西,北边是南岭的连绵群山。自西向东贯穿肇庆的西江是岭南主要河流,也是广东和广西之间的交通要道,从南朝时期的广州都督府、到明朝嘉靖年间的两广总督府,岭南
在人类文明交流史上,1552年出生于意大利马切拉塔的利玛窦,是一位划时代的巨人。他于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,不仅带来了一份虔诚的信仰,更带来了一整套西方的科学、哲学与艺术知识,并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尊重和适应策略,成功叩开了晚明士大夫阶层的心扉。他的生平,是一部用耐
1823年,鸦片战争之前,西方传教士马礼逊在来华16年后,完成了新约全书的中文翻译,1834年完成整本《圣经》的翻译。当然,也有学者考证认为,1822年传教士马士曼完成了第一本中文圣经翻译。总之,中国第一本中文《圣经》出现于鸦片战争前。
在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领域中,意大利汉学家德礼贤是一位重要人物,其出版于1938年的著作《利玛窦神父的中文世界地图》及其发表于1961年的文章《对利玛窦神父世界地图的最新发现与新研究(1938—1960)》具有广泛的影响,尤其是前者更被认为是该领域的丰碑之作。本
摘 要:意大利汉学家德礼贤一生著述颇丰,其中有关利玛窦世界地图的研究成果正是其杰出汉学成就的代表。德礼贤于1938年出版的著作《利玛窦的中文世界地图》是以利玛窦世界地图为研究对象的第一部专著,在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;其于1961年发表的论文《